2025年9月27日下午,贵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阳明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团队成员走进贵阳市第一中学的思政课堂开展教研活动。
贵阳市第一中学张薇老师为团队成员呈现了一堂高中阶段的精彩思政课。张薇老师以“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性探析”为主题,首先从文化的基本定义出发,指出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涵盖文学、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张老师通过生动比喻,将哲学与文化的关系比作“活的桥梁”,强调文化范围广于哲学,但哲学为文化提供核心价值引领。

随后课程重点讲解了文化的民族性,指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如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同时,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的辩证关系。

张老师还结合实例,详细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前者侧重于对传统文化形式的改造更新,后者强调在继承基础上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课程指出,二者共同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深度融合,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

张老师通过分析文化多样性的成因及其意义,课程强调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张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坚持各民族文化平等,尊重差异、交流互鉴,既认同本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又包容欣赏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彩。

课程注重启发学生思维,鼓励他们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文化的功能与价值,生动体现了文化在维系社会凝聚力中的重要作用。
张薇老师的这堂课,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性的理解,也为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内容、方法与载体上的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例。
(初审:任健,二审:程瑜,三审:刘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