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5-02-27浏览次数: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系统专业知识和熟练专业技能,从事哲学及思想文化教学与研究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宣传、新闻、出版、民族、对外文化交流等部门的实际工作者。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方向着重培养熟练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理论问题、能够与时俱进回应时代重大问题的高层次人才;中国哲学专业方向着重培养熟悉中国传统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理论、能够将传统哲学与当代主流文化进行活化研究运用的高层次人才;伦理学专业方向着重培养熟悉伦理学领域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能够对民族伦理和民间伦理等问题作出策略性研究的高层次人才。

二、专业特色


专业名称

主要研究领域、特色与优势

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内容: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理论问题,回应时代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特色优势:以人的活动问题为新颖视域,探讨人和社会的本质,进而理解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方向稳定,与时俱进:较为丰富、颇具新意的研究成果,既体现了研究方向的稳定性,也凸显了理论探讨的创新性与时俱进性。

中国哲学

研究内容:以中国传统哲学和当代中国哲学理论为研究对象,注重传统哲学(阳明学为代表)与当代主流文化的融合研究。特色优势:视域新颖,论域集中,时代价值重大:以宋明儒释道合一为研究视域,以阳明学为主要论域,贯通阳明学的宋学建构语境和清初反思语境,诠释阳明学的时代思想特质和实践特质,凸现其对当代文化体系建构、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建设的意义。

伦理学

研究内容:系统研究伦理学领域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特色优势:以民族伦理和民间伦理为视角,探究地方少数民族“道德的民族性与民族的道德性”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究民族伦理、民间伦理、道德自我、家国观、公益精神等的本质和规律,特色鲜明;对民间道德教育运行的效能、民族伦理与道德教育的同构性支撑、民间伦理共同体的教育势能及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策略的研究,针对性强,方法有效。